随着炎热夏季的到来,家具建材行业开始进入传统的淡季。7月中旬,成都的家居市场却悄然涌入一股“暖流”。国内知名O2O家居电商美乐乐,在成都黄金商业地段青羊区光华东三路(在建地铁四号线中坝站)落成第一家美乐乐家居广场,面积近6000㎡。
新店开业,大牌集结推动热销
开业当天,记者到美乐乐家居广场采访时看到,家居广场内人头攒动,客流量并不输于一些传统大卖场、家居集散地五一大促的盛况。与美乐乐传统的“麻雀型”体验馆相比,家居广场的品牌形象无疑“高大上”了许多。此番盛大开业,更是集结行业大牌,联合掀起淡季家具建材购买热潮。记者在现场登陆美乐乐官网大店开业专题活动页面发现,入驻品牌的商品也加入到大促阵容中,折扣力度、服务特权等与美乐乐自主品牌别无二异。
美乐乐大店计划负责人向记者介绍,截至目前,家居广场吸引了包括喜临门、斯可馨、恒康家居等在内的行业知名品牌商入驻。粗略统计,入驻品牌与自主品牌摆场面积占比约为8:3。美乐乐O2O平台吸引力由此可见一斑。
关于美乐乐家居广场开业的促销力度,不少消费者表示“有看头”。在现场选购床具的业主高先生对记者说:“我们5月初刚交房,美乐乐家居广场就在我们小区的斜对面,这不趁着他们开业赶紧淘宝,特别是实木家具很实惠!”
O2O平台深度开放,淡市求赢
从媒体报道来看,美乐乐的O2O平台开放于今年年初开始动作频频。但这一战略的酝酿可以说早已有之。美乐乐CEO高扬在接受中国证券报采访时表示,“到2011年时,我们‘做渠道而不做品牌商’的定位已经明确了”。目前我们可以看到,美乐乐家居网平台上,自有品牌有10个左右,合作品牌有近40个,后者的数据还在持续增加中。
平台开放可以说是电商的聪明选择,不仅可以获得大数据的支持,而且使平台的“金价”越来越高。电商平台开放经历两拨热潮,第一波是2011年至2012年间,包括天猫、苏宁易购、腾讯QQ网购、1号店等在内的B2C平台开放潮;第二波则是于2013年下半年开始酝酿的O2O平台开放暖流。作为家居电商行业第一个吃螃蟹的O2O电商,美乐乐占据了先发优势。自正式启动O2O平台开放战略后,可谓硕果连连,先后与喜临门等行业巨头签署战略合作协议。此番落成首家美乐乐家居广场,在其O2O深度开放层面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。
“开业在淡季,但我们有信心逆袭,淡市求赢”美乐乐高扬说,“相比传统卖场,美乐乐对线下大店的运营是我们卓有成效的O2O驱动模式。对所有入驻品牌商,我们采取的是实施统一营销和管理以及资源协调。这样不仅可以避免传统卖场入驻商家‘各自为政’的情形,而且对消费者来说,购买体验会更好。他们不必忙于奔波比价,可以把重心放到家居产品的品质以及搭配上。这是更轻松、更优质的置家!”
第三次转型,摸着石头过河
说起美乐乐,业内同行及媒体人士的普遍印象莫过于“疯狂”二字。历数其短短6年的发展历程,却不止一次上演令人不可思议的转型。第一次,2010年“淘品牌”出身的美乐乐在占据淘宝家居类销售半壁江山之际,果断出“淘”,打造自己的独立网上平台——美乐乐家居网。第二次,2011年,刚打响名号而收获的第一轮融资却被用来疯狂铺设线下体验馆,转型O2O。当时O2O在中国电商行业还是一个很陌生的概念。而第三次的转型,标志事件便是“美乐乐家居广场”的震撼出场。据美乐乐CEO高扬透露,这样的体验馆2014年美乐乐或将开设数家。这一大动作同样令人有些“看不懂”。“进店成本、坪效、租售比这些美乐乐引人为傲的优势是否将沦陷”、“酝酿上市还是谋划建立家居电商生态圈?”等等争议的声音,在其年初提出大店计划后就已有之。
美乐乐的“棋”看似出人意料,但其转型却成就了三年内实现2亿到20亿销售奇迹。这在家居电商领域来说,实属一枝独秀。综合来看,大店开业对美乐乐的战略意义不输于前两次转型,而其面临的挑战亦可以说是空前的。随着中国家具建材行业的日趋成熟,市场竞争也日趋白热化,线上兵团有“派系”众多的淘品牌、新晋的O2O电商,而线下更有红星美凯龙、居然之家等老牌巨头坐镇。美乐乐能否凭借大店计划,扩大市场份额,还留待市场检验。
这样我们也就不难理解,美乐乐高扬在接受赢商网采访时“开店快一点,开放慢一点”的定调。他表示在O2O平台开放上,美乐乐会采取节制的开放策略,从品牌数量、品牌类型等方面都会有所限制,具体体现在“只找互补性品类、监管生产环节、统一仓储和物流、部分可同时入驻线下体验店”四个层面。体现在具体的数字,高扬透露把合作品牌数量控制在100个以内。从其第一家家居广场入驻的品牌商来看,它们与美乐乐当下的商业版图大多是互补成长的关系。如喜临门对美乐乐供应链前端资源优势的补充,恒康家居则填补的是美乐乐在记忆绵制品领域的空白。通过逐步形成这样一个共生共存共赢的格局,打造规模较大、品种齐全、档次较高、设施完备的家居专业体验场所,或是美乐乐家居广场开业的意义所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