陌陌之前是1对1的陌生人交友模式,其实有很高的门槛,过程相对生硬。不知道创业者唐岩当时面对快速增长的用户,面对用户无法满足交友需求而流失,是否有过困惑。2012年,陌陌已经有2000万用户,估值已经达到1亿美金,再到现在,2014年达到了1.5亿用户,月活跃5200万。
可以想象,陌陌团队有过不断探索如何留住用户,如何让海量用户变现的各种尝试。一个新生的APP,没有腾讯、网易、阿里等海量用户基础支持,得以在短短3年发展到如此规模,实属不易。
想起14年前的OICQ,当年也是疯狂成长,用户数的增长远远超出小马哥的预期,面对海量用户,盈利乏术。
相比之下,陌陌是幸运的,中国互联网经过十几年的发展,流量变现的商业模式已经日渐成熟。
直到今年8月中旬推出“到店通”,可说是陌陌进行商业尝试的第一步,路,依然很长,让我们期待陌陌是否能在这个谁都想在O2O分一杯羹的移动社交高烧时代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胜利之路。